
地熱溫泉物探鉆井多少米可以出溫泉水?地熱溫泉鉆井是2000米以上每隔5米探測一層,2000—3000米每隔10米探測一層,3000—4000米每隔15米探測一層,是目前分層較細,探測速度快的地熱資源物探設備。該儀器還具有以下優勢:3公斤重的單電磁感應探頭移動方便,可任意放在巖石,馬路上甚至是淺水中探測,單點測得4000米深,567層的數據僅需1分鐘,點間距一般設定為5--10米。
地熱構造的性質,地熱資源勘探分析論證確定地熱井位,通過VCT成像初步勘查判斷測區內是否有異常顯示。然后進行詳細勘查。并作出測區地熱資源勘查報告。報告內容除了按照慣例對測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概況進行概述之外。對于測區的地質分析和定井結果要詳實論證。結論清楚肯定。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對勘查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后。反演出VCT彩色成像地質結構剖面圖。通過綜合分析對測區范圍內的地質構造。
溫泉地熱物探打井施工提供地層參考依據,預估地熱井出水溫度及出水量,提交相關成果報告。地熱資源勘探設計及實施 開發斷控型地熱資源打地熱井的前提是尋找到具有一定規模的富水斷裂構造。所以進場后先要根據測區實際地形和地質情況做好施工設計,一般來講初步探測要有幾條貫通測區的勘探剖面,每條剖面點距為5—10米/點,少100個物理點,具體視測區面積而定。通過對幾條剖面圖進行綜合分析。地質勘探井終井口徑一般不小于91mm。2.每一熱田應有1-2個勘探井要求全部取芯,探采結合井可間斷取芯,但必須做好巖屑錄井,鉆時錄井,鉆井液錄井。巖芯采取與巖屑錄井應滿足劃分地層,確定破碎帶,儲層巖性,厚度等要求。3.勘探井在鉆進過程中和完井后必須進行地球物理測井,測井項目取決于地質需要,一般井段做井徑,井斜,電阻率,自然電位,自然伽瑪,井溫和井底溫度等項目。
完井后除做上述項目外。還應進行穩態井溫測量。對中低溫大型地熱田還應做密度,聲波,中子和流量測井。4.鉆進過程中的簡易觀測:目的層井段,必須經常對泥漿槽液面及泥漿池中的泥漿量的變化進行觀察,注意有否漏失,漏失量及速度,漏失前后泥漿性能的變化。詳細記錄鉆進的涌水,井噴,漏水,涌砂,逸氣,掉塊,塌孔,縮徑等現象的起止時間,井深,層位及采取的處理措施等。